牧靈福傳處號召青年共融 熱力福傳
台北總教區牧靈福傳處工作團隊成立於2007年,鍾安住主教擔任台北總教區輔理主教之時,他期許教區能完善地實踐北區牧靈與福傳的使命,因而設立此處室。2010年洪山川總主教繼任,為使教區牧靈福傳的工作果效更為活躍,並期許促進與教區內各善會團體的有效合作,因而依信仰事工與社會需求,劃分四個工作組別: 禮儀組、家庭組、青年組與聖召組;也為了特別保存擁有市區少見豐富自然資源的達義營地,將營地交由牧靈福傳處經營管理,期許居住於城市的人們也能有機會到大自然體驗天主化工的奇美。
讓青年們的愛與努力被看見
由於體認到在教會內青年共融與合作的重要性,台北總教區牧靈福傳處號召台北教區內熱衷於服務天主的青年工作者團體,不定期相聚,彼此分享各團隊的恩寵與資源,在天主的大家庭內彼此認識,也更進一步討論能一起為台北總教區的青年們做些什麼?使更多青年能透過我們的合一與服務,感受到天主的臨在,讓信仰的種子在更多人的內心發芽成長,甚至樂意在生活中成為為主作證的光與鹽。
經過一些時日的聚會與討論,目前共同參與此會議的團隊有:台北總教區牧靈福傳處、Magis青年中心、光明之子、大專同學會、校園使徒、鮑思高慈幼會、普世博愛運動、大博爾青年團、遣使會青年牧靈中心、生命之母會、友誼教友中心、YCS NT(YCS Northern Taiwan)、道明青年團等。如有願意加入的青年團體,請和我們連繫喔!
細說各青年團體的不同使命
從本期開始在《天主教周報》上刊登的《青年與主相遇》系列報導,便是北區青年工作者團體希望共同為教區與社會服務的第一步。在團隊各自的工作歷程中,充滿無數的恩寵、喜悅、辛勞,以及伴隨奉獻而拾獲的諸多莊稼。期許透過《天主教周報》的平面平台,藉著文字娓娓道來的見證,將每一個青年工作者團隊的歷程、工作心聲和信仰故事向普世見證;深信撰寫者與讀者都將因而獲益,彼此建樹與滋養,也讓更多的北區青年認識位於北部的青年工作者團體。
本期《青年與主相遇》系列報導的首版,便由台北總教區牧靈福傳處青年組擔任第一棒,特別想分享歷年為國、高中生舉辦的冬、夏令營;我們從中接觸到國高中生、大學生,並迫切渴望能成為他們與主相遇的橋樑。每一次籌備營隊、培育營隊的服務志工,和陪伴參加營隊的小羊,感覺就像經歷孕婦的歷程,從受孕、懷孕、產痛及生產後看到新生命的喜悅。
回顧過去,每次祈禱中尋求天主的旨意,有時心思交戰,天主願意我們更認識祂,與祂建立親密關係,以教理中聖事的精神做為營隊的核心主題,幫助青年成長,體會天主從聖事中想給予我們的恩寵與愛,並樂意在生活中活出天主的肖像。在培育營隊志工的過程中,有時會遇到瓶頸,非常需要依靠聖神的幫助,也帶領服務的夥伴從咀嚼每日聖言、教會要理,到默想與青年生活的關係連結,進而分享鮮明、活潑、有趣,並觸動人心的信仰訊息給參與營隊的青年。經過歷年的籌辦,我們看見真的有青年因我們活出信仰的服務而成長茁壯;有些參加過營隊的青年,如今成為服務堂區事務的天主忠僕,有人成為青年會幹部、彌撒服務員、主日學助教等,也有人因此開始思考自身的聖召,並回應聖召。
建立網路平台 Garden 同心努力
另外,我們也從北區青年工作者會議的分享交流中,感受到青年習慣於手機上尋找真理,開始逐漸蒐集整合台北總教區內青年活動內容資訊、各團體的特質介紹、連繫窗口,展開網路平台「Garden」的建立計畫。我們期待這個平台可以幫助很多青年找到適合自己的聚會、信仰團體,或是祈禱會等建樹信仰的活動資源;幫助堂區青年除了參加自己堂區的青年活動,也能拓展視野認識更多相同信仰的青年,攜手成為信仰之路的朝聖者。曾有青年見證,他們是透過網路宣傳得知教會活動,進而找到合適的團體、投入慕道與領洗。因此我們也期許,能透過這個平台協助更多在北部讀書的青年、不認識教會的青年,藉由網路尋找教會,找到真理。
Garden是台北總教區青年團體互聯網,由一群台北總教區的青年團體工作者共同建立,希望能整合北區青年工作者團體的信仰活動與聚會資源,使正在尋找信仰的青年們,能更容易與明確地找到團體歸屬,亦或選擇合適的靈修活動。
Garden名稱「果園」一詞取自《依撒意亞先知書》29章17節:「誠然,再稍過片刻,黎巴嫩即將變成果園,果園將被視為果林。」我們深信團結的教會當承受上主豐盛的應許,祈願在這個網路平台、上主祝福的果園,集結教會青年的力量、點燃信仰的火焰,使上主的福音及果實遍及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