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北布農家庭傳遞主愛
旅北布農家庭傳遞主愛/王進財(鶯歌陶士天主堂教友)
我從小在教友家庭中長大。在我成長的那個年代,並不像現在有許多的娛樂活動,更不像現在,電腦、手機3C產品隨手可得。回想起那時候,我總是趁著去教堂彌撒時,和教會中的其他朋友玩耍。還好,當時有傳教士和修女們來教我們玩樂器、唱唱歌、說故事,讓我每日都很期待主日天的到來。
省思信仰 不為疫情改變生活
信仰是什麼?對我來說,信仰是寄託和依靠。當我覺得難過無助的時候,能把心靜下來和天父對話,祈求天父幫助我。我覺得信仰不該只是出現在制式化的形式中,例如,上教堂彌撒,參與堂區團體的聚會活動等。信仰更應該是融入在我們生活當中,所以在疫情期間,即使因為防疫措施造成既定行程被取消,也不用擔心信仰遭受衝擊或被擊潰。事實上,這是一個改變我們對信仰認知的機會,甚至是幫助我們更能夠把信仰滲入到生活中。
「起床吃早餐囉!吃完準備去上教堂!」這原本是我們家主日天的常態,然而因為疫情的關係,打亂了原有的作息和習慣。今年5月中旬開始,面臨了與去年4月相同的情況,原本應該是行程充實的主日天上午,在防疫警戒升為三級之後,一時之間竟不知道該做些什麼。由於疫情升溫,公開彌撒和活動再次暫停,連帶的周五的布農家庭祈禱也不得不暫緩。另外,每個月的拜訪教友與探望住院教友等愛德活動在今年也都因為疫情的關係受到很大的影響。
持守信仰 線上共融傳遞幸福
感謝天主賜給我們一位優秀的古靄雯會長!由於參加我們這個布農家庭祈禱的團員,不只是台北總教區第六鐸區的教友,也是台北總主教公署旅北布農族傳教協進會的成員。我所接觸到的LINE群組成員來自各個地方,包含台北總教區樹林耶穌聖心堂及花蓮教區卓溪堂等堂區。
會長用線上的方式,配合義務使徒,在線上帶領我們大家一同作福音分享。會長也邀請我們每個家庭,在家裡與家人一同錄製聖歌和經文,有布農語版和國語版,好能在每一次福音分享之後,透過每個人的歌聲傳遞幸福,同時也藉由這樣的機會,讓大家學習布農族語。
這段時間,除了線上的家庭祈禱,許多教堂也有彌撒直播。在我們的手機LINE群組中,除了會長和堂區教友們提供的主日線上彌撒訊息之外,每天都會有早禱、晚禱,以及神父的福音分享小短片,大家在群組中,也都會分享各自的信仰生活,使得在家防疫的我們,不受疫情的阻撓,還是能同往常般地接近天主。
活出信仰 凡事祈禱細數主恩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事要好好感謝天主!因為這次疫情的影響,我的大女兒失業在家,在防疫三級警戒開始的時候,她剛好可以在家照顧因為停課而無法去學校上課的孫女。居家防疫的這段期間,我一直不斷地為大女兒的工作祈禱,祈求天主賜下恩寵。就在7月初,天主的恩寵降臨了!大女兒從8月開始去上班了,感謝天主!
疫情爆發期間,雖然少了出門的機會,但晚上睡覺前,一家人齊聚客廳,聊聊當天發生的事情,不論是生氣的事、難過的事,或是開心的事,大家都在天主的愛內,分享彼此的生活;最後我們也會在念經文前,把所有心中牽掛的事情一起交託給天主。
藉由這次疫情,讓身為天父兒女的我們,能學習從不同的眼光和角度來看待這個世界,也讓我們有機會,繼續在我們的社區中活出天父的愛。就像鍾安住總主教在〈疫情中的省思與靈修〉牧函中所說:
「身為天主子民的我們,更要發出正面能量,在這困難的時期,互相依靠、彼此代禱,緊密地團結在一起。我們要顧守信、望、愛三德,因為唯有我們信靠天主,與祂結合在一起,全部逆境自會過去的。」
〈疫情中的省思與靈修〉牧函
感謝天主始終與我們同在!

▲疫情升溫前,舉行布農家庭戶外聚會祈禱。
▲居家防疫期間,作者與家人參與線上彌撒,時常聚會祈禱。
▲闔家錄製聖歌,透過手機LINE群組中,與教友分享家庭信仰的喜樂!